讓我們跟著怒江旅行社一起走進怒江!

初春時節,漫步在怒江西岸,江水映襯著藍天,徐徐微風帶來了陣陣咖啡香氣,來往的市民在婆娑的樹蔭
下穿行、休憩,尋香買杯咖啡,好不愜意。走進一間主打紅白色調的怒江本土咖啡品牌“怒小咖”咖啡店
,濃郁的咖啡香撲鼻而來。“怒小咖”咖啡店的咖啡均為怒江流域的原產優質咖啡豆,采用小批量手工烘
焙,目前可為消費者提供經典意式咖啡、單品手沖、冷萃等品類,現在已上架50余款咖啡飲品,可以滿足
不同消費者的口味偏好。“其實我平時不太喝咖啡,最近云南咖啡很火,我就想關注和了解一下。”顧客
周女士說,今天買的咖啡,酸甜中帶著咖啡的醇香,她很喜歡。

作為怒江的本土品牌,“怒小咖”致力于從種植、采摘、水洗、日曬、加工、烘焙、銷售全環節都在怒江
本地完成。“目前可以說‘怒小咖’是怒江第一個包括咖啡種植端、加工端以及出品端都結合在一起的品
牌,我們希望通過線下門店,讓大家感受到怒江咖啡的美味。”怒小咖(云南)咖啡產業有限公司銷售主
管向敏姝說,下一步他們還將在上海等地開設分店,希望更多顧客感受到怒江咖啡優良品質、口感醇厚的
同時,對怒江、怒江咖啡有更多了解。夜幕降臨,布萊恩?咖啡莊園里,手沖咖啡的陣陣香氣彌漫開來,
不少市民悠閑地坐在戶外,一邊品嘗著香濃的咖啡,一邊交談。

“這是地道的怒江咖啡,比較純正、醇厚,喝起來很香。”來自廣東的曾先生對怒江咖啡贊不絕口。怒江
州南部溫暖,江邊炎熱,日照充足,立體氣候顯著,境內咖啡產區集中的瀘水市,土壤偏酸,土壤有機質
含量高。在海拔800米到1500米的地帶,最宜瑰夏、鐵皮卡等世界一流咖啡品種的生長。時下正值咖啡種
植的黃金期,一早,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怒江分院咖啡產業組組長婁予強就來到了瀘水市大練地街道大練地
村,就咖啡種植、病蟲害管理防治等方面知識詳細向村民講解。

“從這個地方出來的一級分枝,就是結果枝,它的節間長,就意味著結果枝數量少,產量就會少……”婁
予強向咖農們詳細講解了咖啡植物學特征及生物學特性、咖啡病蟲害識別與防控、精品咖啡種植管理技術
等,并實地演示了咖啡苗的挖土、栽種、施肥、回土等每一個種植環節,不時為咖農答疑解惑,讓咖農們
精準掌握小粒咖啡種植管理的技巧。“以前沒有太多技術,隨便種種,今天學到了挖坑、施肥、澆水的要
點,我要好好記下來。”瀘水市大練地街道大練地村村民胡喬華扒說,希望掌握了種植技術后,咖啡的收
益能越來越好。自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怒江分院成立以來,云南省農業科學院派出多名技術專家支持怒江咖
啡等產業發展,結合怒江實際,建設30畝云蔓山精品咖啡示范基地、引進19個精品咖啡品種,并持續做好
科技支撐,助力怒江精品咖啡產業高質量發展。“目前由于農戶種植品種比較單一、沒有掌握科學的種植
管理技術、采摘不規范、加工技術參差不齊、副產物還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利用等原因,怒江咖啡還沒有發
揮出最大效益。”婁予強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在咖啡標準化種植、精品咖啡加工、一二三產融合等方面
提供科技支持,努力提質增效,助力怒江咖啡高質量發展。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區咖啡苗圃基地里,育苗
區內的咖啡苗莖桿壯實、葉片翠綠,生機勃勃,工作人員正忙著將咖啡小苗移到室外進行練苗,咖啡苗圃
共有波邦、瑰夏、鐵皮卡等精品咖啡苗,一批最大育苗量21萬株,全年累計可育苗60萬株。

走進溫室,補光設備可以將光線調節到合適的區間,智能溫控系統將室內溫度恒定在合適的溫度……得益
于精心管護,苗圃里的苗優勢明顯。“咖啡脫殼下沙床后,兩個月左右可以移栽到營養袋里,栽幾個月后
就能下地種植。”與咖啡打交道近10年,談起咖啡苗培育,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咖啡苗圃管理員何林如數
家珍,“我們這里的苗抗病性比較強,在溫室大棚培育,所以生長速度快,病蟲害也較少。”據悉,目前
瀘水市咖啡種植面積達三萬畝,以瑰夏、鐵皮卡、波邦、云咖一二號為主,怒江咖啡精品率達到了68%。眼
下,怒江峽谷的咖啡種植園里,科技與自然的交響曲愈發激昂。從專家扎根田間的身影,到智能苗圃中躍動
的綠色希望,怒江正用科技之筆書寫鄉村振興的新故事。

轉載至:怒江文旅微信公眾號